2014年3月14日 星期五

陪伴,是我們對青少年的承諾

轉貼 富邦公益報 http://enews.url.com.tw/daanriver/58355#
報主:史尚軒

陪伴,是我們對青少年的承諾

萬佩萱老師特地從台北下來帶卓中原住民學生自我探索劇場,有趣生動又好玩!
         我們,原住民深耕德瑪汶協會(也就是大安溪部落工作站)本著如同名稱「深耕」的理念,持續地在大安溪沿線部落進行服務及培力當地人才,尤其是部落的年輕人,他們絕對會成為將來部落的重要支柱,但協會裡的yatamama(泰雅語,對女性和男性長輩的稱呼)在過去成長經驗中,深深地知道,原住民後代在現今教育體制下的壓力與困難,導致原住民孩童和青少年在學校中經常是沒有聲音、被忽視的一群。

        
那麼,我們能做些什麼呢?
除了提供原住民中學生獎助學金與就學貸款(92年起)相對消極的作為外,我們是否也能較積極地走入學校,提供支持?提供資源?提供陪伴?所以,我們開始舉辦原住民中學生課後活動,提供一個溫馨的支持,一個困難時可以想到的資源,也提供一個陪伴。 



卓蘭實驗中學課後活動

這學期的卓中課後活動,在5月底圓滿落幕了。這學期我們特地從台北請來在戲劇工作深耕多年的萬佩萱老師以及大安溪部落當地取得族語認證的美麗大姐姐李以歡老師,來教卓中學生自我探索劇場及族語課程。

萬佩萱老師
李以歡老師
        
        
自我探索劇場在佩萱老師生動活潑的帶領下,幫助學生了解自己與他人。

佩萱老師細心地講解接下來活動的規則


      
     一開始同學還不太敢講話,不太敢表現自己,但到了後期漸漸有人可以展現自我,自在呈現。他們心得回饋的內容也越來越多、越來越有深度。雖然整體而言,這群孩子還是蠻害羞不太敢說話,但在佩萱老師的帶領下,確實看到他們的一些改變。



大家聽佩萱老師的指引,在場地走或走或跳或躺下....等,現場笑聲連連
      
       族 語課幫助原住民學生們了解自己的語言。

        以歡老師用很生活化的教材來教母語,為的也是幫助他們能在日常生活中實用它;現在部落中較常使用母語溝通的大多還是老年人,較年輕的族人多半是聊天中參雜一些母語單字。但是,語言是文化的根,語言其實只要常用它,許多和生活緊密連結的本族文化也就比較不會被遺忘。讓年輕人多接觸自己的語言、自己的文化,那麼,我們才有辦法在這塊土地上「生根」。

        在結業典禮上,協會的大家長-林建治理事長開心地跟卓中的小朋友們分享我們正在做的事,以及他自己的生命故事,同時,工作站的媽媽們也唱了一首歌送給他們,而他們也將課程中學到的歌曲回送給我們。大家一起聊天、講心得感想、吃吃喝喝,結束了這學期的課後活動,臨別時不斷地聽到學生們說「下學期還要再來唷!」,我們突然有種一切的辛苦都值得的感覺!

       
也許我們的陪伴,只是他們生命中的一段小插曲,但是它確實發生過。有一天,只要一個學生在困難時記得來找我們,或是願意接下薪火接續做我們做的事情,我想我們會感動到痛哭流涕吧!

編註:卓蘭中學課後活動持續進行了三個學期,後因人事行政因素而中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