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日 星期日

開啟新視界——種子師資實習心得

文:柯綠蘿

文:柯綠蘿    【用劇場改變世界】種子行動者

開啟全新的心視界
我們在一起

     收到臺灣被壓迫者劇場推展中心(以下稱TO中心)今年(2013)8月將於花蓮開課通知,而且是被壓迫者劇場(以下稱TO)種子師資培訓我當下看了行事曆後就決定報名,非常期待由萬佩萱老師親自指導的TO工作坊,因為我知道老師在這領域的專業度和用心耕耘。
對我來講TO既熟悉又生疏。在現實生活中我常常自覺是被壓迫的人,卻在這種劇場形式裡,察覺自己也有可能壓迫著他人,這其中的模糊地帶或許就是TO魅力之處。

生活中諸多兩面互為表裡關係的狀況,只是,在當時不曾察覺,直到2007年參加老師主持的TO工作坊,從遊戲、討論、回饋分層解離後,才漸漸開啟了我對「壓迫」的深層反思,察覺不論帶領者(主管)、被帶領(下屬)同樣背負受壓迫或被壓迫的感受。自此開始我對人、事的面對或接觸,會更加同理以及正向思維,改變我原有固執、傳統的想法。最明顯的是和子女的互動更和諧也能更尊重和支持他們的決定。

即興創作
        我生長在傳統年代,連升學都要聽從父母、兄姐的安排,因此,唸了工科三年,但是卻從未在相關職場工作,並且一直認為理所當然。當女兒要選擇大學科系時,我也理所當然的要她考師大將來當老師(那是我未完成的心願),根本不曾考慮女兒的想法。如今,回頭想想,難道這就是當年被迫接受他人安排的傳統教育下的我,轉而壓迫女兒的一種現象嗎!

        其實我在日常工作中,總覺得有無形的壓力壓著自己,某些人的作為甚至造成我身心受創。要排除這些障礙,並不容易。然而,2007年接觸TO,發覺可以經由肢體釋放、透過遊戲、回饋分享當下心情,重新看待壓迫與被壓迫者兩者的關係和感覺。
被壓迫者劇場的遊戲

         那一年的體驗,讓中年的我拋開傳統束縛,盡興安全地在每一種活動課程,玩得沒有拘束、誠實的與伙伴分享,也能大膽地表達內心的想法。我知道它對我的影響是重要的,因為我的生活和工作需要靠外來的「工具」(以工具來詮釋似乎狹隘,但真找不到更好的字詞來替代)內化身體激勵內心,在虛擬空間客觀看待被壓迫者與壓迫者之間的關聯,提供一個全新的心視界。尤其,它讓人由內而外,藉由肢體呈現,釐清和反思個人生活的每個階段,是否無意識的游走在被壓迫與壓迫者之間。它帶給我身心的解放,以及生活和工作上不同角度、立場的思維。所以,我怎能錯過呢!

成為種子師資?

問自己,雖然生活歷練充足,但是,我可以成為種子師資?(腦中一直存在這個疑問)我發覺每個人都會有被壓迫的感覺,只不過境遇不同,如何檢視自己、抒發或扭轉,在劇場是可以讓人釐清及整理的。第一次的工作坊,好像打開了自我察覺的一扇窗,同時發現我的肢體是多麼需要好好的伸展。終於了解,年齡不是問題,是否願意拋開傳統枷鎖專注學習才是重要的。

再度接觸TO學習成為引導者的動力來自於,我想成為TO師資,將TO帶入自己的社區!雖然這是我可以做的,也很想做,只不過在做之前,需要更多的學習。

大合照
四天的培訓課程,當伙伴分享心得之際,我看見每個人真誠說出內心的話,以及活動期間發生有趣的事都能分享,我真被這樣的畫面感動。

     在短暫而豐富的初階培訓和練習帶領工作坊的技巧和目的後,我們分成兩組規劃到社區和新移民社群帶領實習。

到新移民社群實習

分組規劃實習
 我選擇到新移民姐妹社群組。夥伴們決定分2場,每次三個鐘頭,完成六小時實習。兩場實習的角色和分工都設定後,我們開始討論暖身活動的內容和順序,(也等於重新在腦海Play一遍),考量社群第一次參加戲劇工作坊,一開始以簡單易懂的遊戲優先;其次,希望姐妹們在輕鬆玩遊戲中,漸層學習遊戲趣味背後的意義,規劃出較適合的活動,。

我擔任第二場實習工作坊的觀察員。觀察員負責聽、看、寫工作坊過程中引導者和參與者的互動狀態這倒蠻適合自己的,因為我很喜歡安靜的觀察周遭的人事物,用筆書寫心得或當時的狀態,讓我能夠看到生命細微的變化與別人生活的苦和樂,反觀自己所擁有的或所失去的。

這天姐妹們依舊興致勃勃的陸續報到,滿臉笑容的她們,似乎也在期待今天的活動。或許是第一次工作坊意猶未盡吧,從她們穿著輕鬆的服飾可知姐妹們這次可是有備而來。

引導者需要支持

一開始,引導者站在固定位置下指令,也未在活動進行前帶領姐妹做開展肢體的暖身活動,便直接進入課程。當時,我緊張的想要前去提醒,又想到觀察員不該冒然出面指正。待自己穩定後,猜想這也許是A的方式,也可能因為A第一次擔任引導者。總之,我不該主觀論定。這件事反倒改變了我日後在工作及人際上不再那麼主觀的態度。

接著A下了1=跳、2=蹲、3=停、4=躺下的指令,或許因為半途有新的姐妹參與,而且離第一次工作坊實習已過了一個多月,姐妹們對這樣的活動方式有些生疏,她們的動作明顯地縮起來。這時,副引導者B加入一起活動,她有意地刺激姐妹,慢慢的挑動姐妹們放膽去Play。也觀察到A會被B影響,我覺得這是AB互動很微妙的地方。A有了更穩定更清楚的引導,漸漸轉變了遊戲玩法,姐妹們的肢體逐漸放鬆伸展開來,愉快的投入活動。

遊戲:Columbian hypnosis
等進行到「掌中世界」時A已能放鬆壓力,有了明確的指令,並且會移動位置,觀察姐妹的狀態。B則適時地補充說明及提示,兩人的互補讓整個遊戲進行得更加順暢。由於這個遊戲姐妹們在第一次實習已體驗過,因此,這次掌中世界的復習對她們來說,更能悠遊其中,玩的很投入。

      我發現姐妹們其實真的很需要釋放生活上的壓力,每一項遊戲都可以讓她們開心地去愛自己。在分享時刻,她們真性情表露無遺,感受到什麼就坦言吐露,印象最深的是某個姐妹分享:「一個人雙手帶領兩位的感覺,好像在帶兩條狗,而且兩隻手都打結了」她一說完,姐妹們都大笑了起來,氣氛好得很!這也是我喜愛劇場的原因之一,在回饋分享時,大家都能直言無諱的說出感受,多棒啊!

A說明及示範「照鏡子」的遊戲後,兩人一組練習。看到姐妹們越來越進入狀況,專注地練習,發展出的肢體有了多變性,而且連翻跟斗動作或將一天的生活透過「照鏡子」自然地發展延伸,當觀察員的我驚嘆姐妹學習的快速。沒想到「能量球」遊戲在姐妹手中更發生多樣有趣的變化,她們盡情地捏塑球體,好像很自然地在表示心情故事。我從姐妹的身上看見她們的勇敢和堅強,對自己是一種激勵。

接著引導者詳細說明「雕像」遊戲規則。接下來的狀態是,我看見姐妹一直在移動位置煩惱想不出可以做什麼動作,並且也有了一些混亂的樣子。這時B喊暫停並鼓勵姐妹大膽呈現肢體,不用思考太久,放心地去表現個人的想法。

另一有趣的現象是,這時,AB無形中產生帶領角色互換的變化,有趣、卻也意外AB無形的契合。但是,這會混淆原先規劃個人在工作坊的角色定位,同時也讓姐妹們不確定跟隨AB的指令。何況,種子師資實習的意義,不就是要讓實習者擔任不同角色,以便做明確清楚的學習,不是嗎?所幸分享時,姐妹不忸怩地都將自己的感受和看法說出來,AB還會互相製造笑果,使得大圓上的每個人都能輕鬆愉快的分享心情和遊戲的感受。


家的議題

實習工作坊最後的議題討論及呈現。

A先以Follow  me讓姐妹們擴大肢體和學習釋放生活壓力,嘗試透過這遊戲做領導或做跟隨者,觀察個人是否有不同的感覺。最後以「家」這個議題,做為TO實習工作坊結束的總結。我們討論工作坊議題最初的設想是,姐妹們飄洋過海嫁來臺灣,會希望有更好的婚姻生活,或者希望能脫離貧困的生活、幫助原生家庭,不論原因為何,她們都需堅強離開生長的地方。然而,來到臺灣的她們各有其境遇,有幸福也有傷心,對跨越兩個國度的家,她們有什麼感受?

A說明雕像呈現的方式,姐妹們分成2組開始熱烈討論想呈現的內容,表達個人的觀點並各挑出一個圍繞家的主題做排練(A、B時而到兩組旁邊了解他們討論狀況,很好的是,他們並不會給予任何的建議,而是尊重姐妹們的決議和呈現)。
第一組呈現的是,現實生活中新移民的子女在學校被排擠,使姐妹們不知所以,深覺難過。
第二組呈現的是,嫁來臺灣並未有美滿的婚姻,老公的外遇讓她不知如何是好。

分享雕像故事時,姐妹情誼就在互相打氣中真誠流露。姐妹以形象劇場呈現兩段生命故事時,我在一旁偷偷擦淚,為她們豎起大拇指,遠離家鄉來到臺灣,生活不如預期,又必須面對子女所遭遇的問題,同為女人,怎能不為她們掉淚。

另外一種狀況是,A會在姐妹們修正雕像後再問為什麼,且會不停地問,因此,當下就有混亂的狀況出現,聲音此起彼落,完全聽不清楚姐妹到底說了什麼。我想還是要事先預定幾位姐妹上前修正雕像,並以靜觀的方式讓其她姐妹體會其意,再由修正的姐妹說明。其次,引導者不用介入太多,需隨時察覺團體動態並適時的掌控秩序,畢竟,姐妹都是第一次接觸劇場,還無法拿捏自如,這也是引導者的任務吧!


我的功課和下一步

 三小時實習工作坊,過程中自己一直想開口,似乎很難靜坐一旁,雖然,平日的我也愛安靜,但是,這樣活潑的遊戲,使我蠢蠢欲動,難以安穩的扮演觀察員角色。覺察自己的個性,進一步學習如何自然的與人分享,用安靜的心去觀察或傾聽周遭的變化,用心用眼去聽去看,擴大內心的包容與接納,是我在觀察員角色時感受最強烈的。

書寫反思日誌
作為TO種子師資我計畫退休後,在自己的社區做一系列的劇場研習,心中對內容與進行的方式已有了一個雛形,主要希望提供一條讓人釋放或表達生活中被壓迫狀態的管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