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18日 星期二

與真實相遇—「與偏見相遇」工作坊記錄(2/4)

文/曾靖雯


【第二天】—接近彼此—
第二天早上一來,Peter邀請大家分成5~6人一組,每人輪流俯躺在地上,其他人幫他做全身按摩,最後再一起將他仰臥抬起,彷若某種原始的儀式,繞場一周。

在身體的近距離碰觸下,每個人輪流體驗被一群人「伺候」的感受,有的人很享受,有的人覺得不自在,我們一共花了一個半小時,不疾不徐地經歷這個早晨的肌膚互動。

接著,圍成大圓,Peter邀請大家分享昨天回家準備的一分鐘心得。


有的人吟詩—寫在紙上、手機裡,有的人唱歌,有的人念散文,有的人分享沒有任何形式的感受,有的人用身體進行表達。

有的人分享共同學習的愉悅,有的人分享昨天在團體裡經歷的各種撞擊或觸動,有的人分享質疑,有的人分享對於整個過程裡跟環境人事物的相處,有的人分享與現實生活中的壓力的連結與釋放,有的人分享孤獨,有的人分享理想與動力…….。

Peter一樣用紙筆記下每個人分享的要點,之後他表示:「工作坊是一個安全的環境,雖然我們在裡頭試圖去冒一些險,但整體而言我們仍是安全的(safe with a little risk)。走出工作坊後,我們面對的是現實,那是真正的考驗。」(上述為大致意譯)

從昨天到目前為止,針對這個團體在一些時刻呈現了某些真情的流動狀態,Peter給予上述的提醒。

分享了一個小時,淚水跟歡笑依其需求自然出現,然後我們提早放飯,擁向樓下的景美市場,尋覓午餐。


—實踐經驗分享—
下午一開始,Peter帶大家進行「天使與惡魔」的活動,玩完進行討論。

Peter表示,剛才我們在閃躲惡魔、接近天使的過程中,角色之間存在著拉扯。主角與壓迫者之間的拉鋸就是戲劇性所在,一個強有力的戲劇總是需要緊密的角色關係。主角通常是一個想要達成某個目標的人;壓迫者,也就是配角,是阻礙主角完成目標的人。如果我們幫主角配一個角色定位(例如:「我」),幫壓迫者配一個角色(例如:「媽媽」),那麼「我」跟「媽媽」之間的拉鋸就成為一個有戲劇性的來源。

接著Peter用電腦播放他之前進行過的劇場計畫影片。他在美國紐澤西大學上一門「戲劇與多元文化」課程,這門課由不同科系及種族的學生所組成,他帶大學生一起透過活動去經歷各種與「偏見」有關的對話。

影片中的大學生在寫五張身份認同卡片,之後跟小組分享。其中一位身為同志的男同學與虔誠信奉基督教的女同學,對於「同性戀」及「基督教教義」有一些你來我往的表述與聆聽。最後他們進行公開演出,呈現出彼此其實都關心彼此,但因價值觀拉扯而產生距離。他們在彼此眼神不交錯的情況下,各自如實地說明自己的出發點與心境,並表達「你能不能如我懂你一樣的懂我?」之類的心聲及渴望,最後雙方走向彼此,軟化了芥蒂,帶著微笑互相注視。

這齣戲在劇場及校園裡演出許多次,Peter表示,很多議題常藏在檯面下、沒有被言說,所以他們花了五個月的時間去集結、提出校園裡的議題,希望藉此引發大家去思考。他舉例說,有時事情並無法單純從「黑人族群」及「白人族群」兩大分類去切開來談,因為兩大族群內有各自細緻的地方要切入,大族群裡的個人都有各自的面向,每一位黑人跟白人都有不同的關切及傾向。

接著Peter請台灣被壓迫者劇場推展中心的萬佩萱,向大家分享由他彙整、佩萱翻譯的文件「論壇劇場—遊戲規則」。


—示範論壇劇場—
Peter為大家示範一場論壇劇場的進行,他在舞台上放了三張椅子,代表公車站的座位,時間設定在晚上。他邀請一男一女學員擔任演員,角色設定為:女生是主角,即劇中的被壓迫者,身形柔弱,正坐在公車站的中間椅子上,想要搭車回家;男生是配角,即壓迫者,他喝醉酒、很強壯有力,對主角女生有性衝動。

一開始,Peter請演員在不講話的情況下,只用動作表情表演,之後跟觀眾一起確定情節的合理性,然後請演員作一些調整。在調整男生角色的行為風格與動機時,Peter表示:「劇中的壓迫者不會輕易讓事情變簡單。(He is not making things going easy.)」

之後,演員重演一次,身為「丑客(Joker)」的Peter邀請觀眾在看不下去時喊停,上台成為「觀演者」,取代劇中被壓迫的主角,嘗試不同的行為策略。

在不同「觀演者」上台進行改變的過程中,Peter一再強調場上的其他演員必須「聆聽(Listen)」,即必須真的去接收新主角的反應,而以自己角色的立場進行如實回應。「它(演員的反應)必須是真實的。(It has to be real.)」,他說。

每當「觀演者」上台嘗試行動的改變,Peter會問觀眾:「她(主角)有打破被壓迫的情況了嗎?(Did she break the oppression?)」Peter想要跟觀眾一起確認,主角的行動究竟是真的「正面對抗(confronting)」壓迫者,還是只是轉個彎「逃避(flee away)」壓迫者。

如果試過幾位「觀演者」上台嘗試,仍無法突破被壓迫的情況,就請原來的主角演員回來演,看看剛才經歷好幾回合的嘗試後,她會不會有其他解決方法。

Peter表示,一場好的論壇劇場能帶來很強的情緒而感染觀眾,會讓觀眾想要喊停,就算他並不知道要做什麼。


—論壇劇場分組練習(上)—
示範完簡要的論壇劇場後,Peter請五人分成一組,討論並呈現一個小故事,劇中必須有一個壓迫者及受壓迫者,後者想要完成某件事/目標,但因他做錯/錯失了某事/環節,而使他無法達成目標。

「錯誤造成衝突。(The mistake makes the conflict.)」受壓迫者犯的那個錯會引起後面的受壓迫狀況,Peter說。

各組討論完後,輪流上台呈現,Peter請大家先只用純肢體呈現,不使用語言。「先呈現簡單的場景(simple scene),再發展成較大的場景(bigger scene)」。

各組呈現後,Peter問大家認為哪一組最可以讓我們去發展論壇,也就是說,哪一組的劇情最能讓我們一邊演、一邊停地去發展。大家似乎一時之間不知道如何具體判斷,沒有太多人回應,於是Peter進一步分析目前我們在挑適合發展論壇劇場劇情的依據。

* 聚焦在同一個空間、時間的劇情比較適合發展論壇
* 如果壓迫的情況在劇情一開始就發生了(受壓迫者在劇情一開始就受到壓迫),表示他從一開始就失去他的力量,那我們沒有太多機會去介入。
* 我們必須釐清壓迫者與被壓迫者之間的關係,才比較有空間讓我們有機會去改變
* 壓迫者及被壓迫者要有不同的價值觀及立場,衝突才會出現
* 被壓迫者要有「犯錯」。所謂的「犯錯」是指,被壓迫者本來都是走在正確的路上,只是過程中有些事情是他本可做但沒做,而使得結果不好。被壓迫者要有「犯錯」才能有改變,如果被壓迫者在劇中沒做什麼就被壓迫了,觀演者介入的空間會比較小。…….等。

經過一些說明,Peter選了兩組的故事來練習論壇劇場,一組是「畢業旅行時,教官(壓迫者)檢查房間,對同處一室玩牌的男女同學(被壓迫者)嚴厲指責」,一組是「班上的胖同學被其他同學侮辱及排擠」。

Peter選擇這兩組的原因是,前者的受壓迫學生有犯錯(違反學校規定而男女同房);後者的壓迫情節是一層一層舖陳加深的,所以適合論壇進行重演,從過程中的空間尋找改變的可能性。

劇情重演、不同觀演者上台取代,有些成員認為,觀演者已經向劇中的壓迫者表達不滿的心聲(如:觀演者堅定地向教官說出自己對於這種管教邏輯與方式的不爽);有些成員認為,觀演者已主動向壓迫者跨出開啟溝通的一步(如:觀演者反問教官:「為什麼我們這樣玩牌有錯?」);有些成員認為,觀演者的行動已改善了壓迫者的態度(如:觀演者以柔軟姿態邀請教官一起跟大家玩牌,提醒教官不也年輕過,不要一味兇大家)…等。

針對不同風格的觀演者介入策略,Peter一再跟觀眾提相同問題:「主角有真正面對壓迫情境嗎?」。到底什麼是「有改善壓迫情境的行動」,Peter跟學員之間有一些來回的提問及釐清,Peter回應的重點在於:

*向壓迫者反問問題,只是在規避面對衝突。(Asking questions is avoiding confronting conflict.)
*要讓受壓迫者在劇中發聲,而非講藉口。
*主角在嘗試改變的行動中,有沒有說出任何真正重要的話?他們有發出他們自己的聲音嗎?(Did they give their voice?)…….等。

Peter一再強調,主角的轉化行動必須直指衝突本身,必須進行真正的聲音表達或動作,而非拿其他不相干/間接的人事物當潤滑劑/藉口,而轉移了面對受壓迫情境的真實焦點。

對於論場劇場的演員,Peter又再次表示:
* 在舞台上,我們同時是兩種人,一是我們自己,一是我扮演的角色。
* 論壇劇場的演員們必須聆聽彼此的立場與反應,並保持開放,去接受演出時演員們的各種提議,並從自己角色的狀態出發,對新的訊息進行如實反應。一旦有了新的反應,才有機會為後面舖出轉折的更多可能性。


—論壇劇場分組練習(下)—
接著Peter拿出四張寫有議題的字卡,放在教室的四個角落,這是昨天我們進行「越線」活動時,兩方立場人數相仿的題目。Peter請我們移動到自己最有興趣的議題,跟相同興趣的組員一起討論出一個相關的短劇。

經過熱烈的分享與討論,後來一共呈現了「單身女性受到的歧視與壓力」、「發展個人志趣還是有好薪水比較重要?家庭成員有意見」、「家中長輩的期待帶來磨擦與壓力」三組議題。Peter針對議題、角色所處情境、表現手法等面向提出回饋,但後來因為時間因素而沒有針對任何一組發展成論壇劇場。

最後,大家圍成大圓,留下自己的一句心得或感受。彼此的手牽著、放掉,兩天的工作坊在此畫下一個句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