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9日 星期三

劇場,革命與對話--探查「被壓迫者劇場」

 本文出自:表演藝術評論台                                                      2018.9.3

                   


 差事劇團於彰化縣台西村(攝影紀慧玲)


劇場,革命與對話--探查「被壓迫者劇場」                      文  鍾喬(特約評論人)


奧格斯特・波瓦(Augusto Boal)這個名子,在當下全球的劇場界,幾乎成了「民眾戲劇」的代表性稱呼。人們總是會問:「民眾戲劇如何被定義?」但,我們也都知道,一件充滿人的想像與現實交織而成的文化或藝術成品,當它被生硬的定義時,也就是失去真相探索的同時。也因此,在甚麼樣的特定時空與條件下,發展並生成朝向民眾為主體的戲劇,是訴說戲劇之於民眾的重點。波瓦所形成的代表性,一般說來,都集中於他與他的Arena 劇團共同創造的實作與方法,這無庸置疑。因為,劇場既是當下的藝術,更是布萊希特(Brecht)所言:「敲打現實的鐵鎚」,因此,得以被實現出來的方法,在效應上,遠遠超過了背後所潛藏的思想。恰恰是如此吧!當我們不去理解其思想背景時,我們也在一種工具性需求的層面上,運用這些在不同社會、文化支點上,可能產生完全不同反應的技巧,而不知如何區辨:從技巧到實質界面的辯證。這就很難如波瓦在他的名言中所言:「將英文的Crisis 用中文來解釋,得以是『危險』的『轉機』。」亦即,不自覺於技巧的侷限性,也會有陷入不自覺於危機或將在身旁發生的可能性!

「被壓迫者劇場」(Theatre of the Oppressed)

 

一種將戲劇作為社會變革工具的「被壓迫者劇場」(Theatre of the Oppressed


「被壓迫者劇場」(Theatre of the Oppressed)由巴西劇場大師奧古斯都·波瓦(Augusto Boal)所創立。 這種劇場形式打破傳統劇場的觀眾與表演者界線,鼓勵被壓迫者透過戲劇表達自己,並探索解決社會問題的方法。 其核心在於「對話」,而非被動觀看,強調戲劇是人人可用的表達工具,能轉化為推動社會改革的力量。 

核心理念: 將劇場視為「革命的預演」,幫助被壓迫者尋找解決困境的方式,而不是坐在觀眾席被動接受啟蒙。 

對話與表達: 「對話」意味著參與者之間的互動和討論,而非單向的知識傳遞。 這是一種能讓每個人,特別是被壓迫者,掌握的表達工具。 

社會變革: 這種劇場形式旨在推動社會改革。 例如,波瓦創辦的「立法劇場」將論壇劇場的經驗轉化為實際行動,協助民眾參與立法過程。 

應用實例: 波瓦的理念被應用於監獄、青少年輔導、以及與身心障礙者和貧困人士的合作,協助他們轉化人生觀並找到改變困境的途徑。 

代表著作: 《被壓迫者劇場》是一本寫於1970年代的民眾戲劇經典,它批評了傳統戲劇觀念,並推廣了戲劇作為一種解放和教育的工具。 




2025年3月14日 星期五

實驗教育中心 劇場工作坊 反思

                        實驗教育中心  劇場工作坊

學員

反思日誌

胡庭碩

第一個遊戲,一人一句話介紹自己,再接著叫名字,前面練習傳掌聲,重點在眼神傳遞,很有力量

還有叫名字要呼應的,對看著經過中心圓轉身,一次一個到一次多個,遊戲,如果某些體能訓練換成這個遊戲很酷 


分為順時鐘傳,左右傳,自由傳,重點是「我們擁有選擇」

2025年3月9日 星期日

生活故事劇場工作坊

 

             思日誌

 1、我發現

我發現自己面對規則有比較強烈的遵守規則的欲望,對自己是否能夠達到目標有一定的要求。

我發現自己很喜歡觀察不同的人身上的質感,喜歡猜測這個人背後的故事。

我發現自己也可以很直接,可以不經過太多的思考就直接表達自己的意見。

2025年3月8日 星期六

被壓迫者劇場和教育遊戲 步驟

 

                                 被壓迫者劇場和教育遊戲                    2025年